MENU
部门首页» 统战动态

【现代教育报】俯下身走进儿童的“惊奇之心”

建设教育强国,基点在基础教育。作为华北电力大学的一名教师和科研人员,我受聘为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的科学副校长。在我看来,小学开展科学教育,首先是教师要能俯下身子,倾听儿童的声音,走进儿童的“惊奇之心”,和他们一起重新发现世界的奇妙,而不要急于教给他们什么。

大教育家陶行知有言:“生活即教育。”和大学主要是在各类专业实验室中对大学生、研究生开展科研训练有所不同的是,考虑到儿童的成长特性,除去科学课堂和专业的科学实验室,小学更需要在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、实践场景中开展适切的科学教育活动。小学生的“实验室”,可以在家庭,在校园,在教室,在公园,在林溪,在星空,在各类科技场馆……于是,回龙观中心小学三年级的“问云小队”记录了一整年的“云”,成了“云朵小专家”;四年级的李梓睿同学,从小热爱头上的星空,是天文馆、古观象台的常客;五年级的胡佩雨同学看到校园月季花坛的飞虫影响老师、同学们驻足观赏,在老师的指导下潜心研究如何有效“捕捉”这些飞虫,并撰写了探究报告;六年级1班利用校园气象站开展“观云识天”项目研究,针对观测数据存在的问题,又自发研究,提出了“气象站搬家计划”……

图片1.png

以上这些都是项目式学习教学改革的具体案例。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,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,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。而正是由于这种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综合方式,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验、探索和创新,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,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。

近些年,回龙观中心小学开展了课时结构改革,全校每周五下午实施项目式教学。各年级、各班自选主题,分组探究,老师们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了探究学习的平等参与者,班级家校协会为项目开展提供各种支持。另外,学校尝试建立“葵园思考者-葵园小院士”评价体系,重在从兴趣激发、探究学习、实践创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、引导,防止出现过于依据各类奖项及等级评价,误导学生将过多的时间、精力用于各类学科竞赛,影响小学基础教育的根基,舍本逐末,得不偿失。

作为科学副校长,我联合所属区级组织的四所高校民盟支部,依托优质大学资源,与其他关心教育的盟员专家一起共同开发了“葵园科技大师讲堂”课程,至今已举办23期,内容涵盖农业科学、石油化工、物理学等方面,深受孩子们喜爱。孩子们和科学家们面对面,共同探索前沿科技进展,“科学报国”的梦想在无形中生发。(作者:李继清:华北电力大学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科学副校长)

原文链接:俯下身走进儿童的“惊奇之心”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Nx-eXcIKVxv1hrRxwIW4Q

初审:路雨欣

复审:高   洁

审核:董   剑

编辑:王舒航

相关附件